[1] 王进,赵运超,梁栋.矿井降温空调系统的分类及发展现状[J].中山大学学报论,2007,02:109-113.
[2] 亓玉栋,程卫民,于岩斌,潘刚. 我国煤矿高温热害防治技术现状综述与进展[J]. 煤矿安全, 2014,03:167-170+174.
[3] 张习军,王长元,姬建虎. 矿井热害治理技术及其发展现状[J].煤矿安全,2009,03:33-37.
[4] 矿井降温技术的50年历程[J]. 煤矿安全,2003,S1:28-32.
[5] 张明光,王伟,周明磊. 基建矿井热害防治综合措施[J].煤炭科学技术,2012,06:54-57.
[6] 任智刚.井下高温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研究[J].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,2012,03:42-47.
[7] 周静,刘锡明,张国华.黑龙江省煤矿高温热害分析及防治措施[J].中国矿业,2009,05:104-106+109.
[8] 陈安国.矿井热害产生的原因、危害及防治措施[J].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,2004,08:6-9.
[9] 王雪.矿井掘进面空气环境的局部降温系统与装置的研究[D].武汉纺织大学,2013.
[10] 张帝.涡流制冷技术在矿井掘进工作面中的应用研究[D].湖南科技大学,2012.
[11] 闵磊,陈燎原,王磊,马群. PLC控制与组态技术在矿用通风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[J]. 煤矿机械,2012,02:199-200.
[12] 华满香. 矿用通风机监控系统中PLC控制和组态技术的应用[J]. 煤炭技术,2013,11:62-63.
[13] 辛嵩.矿井热害防治[M].北京:煤炭工业出版社,2011
[14] 王乃益,任军. 炎热地区夏季居室适宜温度与人体热负荷关系的研究──农村住宅卫生标准系列研究之一[J].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,1995,01:5-10.
[15] 陶冶,袁永超,罗平.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温度测量系统[J]. 农机化研究,2007,10:160-164.
|